搜索
首页 作者

《闻诵《法华经》歌》

山色沈沈,松烟幂幂。
空林之下,盘陀之石。
石上有僧,结跏横膝。
诵白莲经,从旦至夕。
左之右之,虎迹狼迹。
十片五片,异花狼藉。
偶然相见,未深相识。
知是古之人,今之人,是昙彦,是昙翼?
我闻此经有深旨,觉帝称之有妙义。
合目冥心子细听,醍醐滴入焦肠里。
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经之旨。
可怜弹指及举手,不达目前今正是。
大矣哉,甚奇特,空王要使群生得。
光辉一万八千土,土土皆作黄金色。
四生六道一光中,狂夫犹自问弥勒,我亦当年学空寂,一得无心便休息。
今日亲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诵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和对空王的赞叹。诗中通过描写山色、松烟、空林、盘陀之石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个静谧、神秘的氛围,为僧人的出现和诵经的场景做铺垫。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僧人的外貌和诵经的情景,表达了僧人的专注和虔诚,以及佛法的深奥和妙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和体会,认为只有合目冥心、仔细聆听,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精髓。 最后,诗人通过对空王的赞叹,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和信仰,认为只有通达佛法,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和僧人的诵经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和崇敬。
创作背景
《闻诵《法华经》歌》是唐代的修雅创作的一首以《法华经》为题材的诗歌。 关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因此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但是可以推测,这首诗歌可能是修雅在阅读《法华经》时所激发的灵感而创作的。 总之,这首诗歌是修雅在特定背景下所创作的一篇以《法华经》为题材的诗歌,旨在表达对佛法的敬仰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松烟 心子 醍醐
相关诗词
  • 1
    [清]
    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
    清凉无物何所有,叶斗峰横问法华。
  • 2
    [宋]
    有一物,黑似漆,常在面门出入。
    骑声盖色,妙密中险崖。
    倒用逆施,险崖中妙密。
    三世诸佛远之愈亲,白牯狸奴得之转失。
    法华不惜眉毛,为汝当阳拈出。
    夭夭矫矫,粼粼皴皴,将谓南山鳖鼻,却是天台楖栗。
  • 3
    [宋]
    高不高肤寸,低不低太华。
    深不深蹄涔,浅不浅溟渤。
    法华高低深浅,瞒诸人一点不得。
    诸人高低深浅,亦瞒法华一点不得。
    尽情画断,更莫论量。
    缀钵饭抄云子白,晴瓯茶泛雪花香。
修雅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