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钓鱼台》

不慕渭水滨,岂借严陵境。
巨人留神迹,持竿钓月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垂钓者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垂钓者不羡慕渭水边的繁华,也不借助严陵的境界,而是选择在深泽之滨垂钓。这表现了垂钓者的清静孤高,不追求物质享受,只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同时,诗中通过“巨人留神迹,持竿钓月影”的描绘,将垂钓者的形象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垂钓者不仅是在垂钓,更是在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体验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垂钓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示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追求生命的真谛。
创作背景
**《钓鱼台》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经历和情感有关**。任逢在宋朝时曾任官职,而宋朝时期政治斗争激烈,官场波谲云诡。因此,他在创作中可能借助钓鱼台这个意象,表现了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心境和态度。同时,钓鱼台也是一个历史文化遗址,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因此任逢可能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感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月影 留神 巨人
相关诗词
  • 1
    [明]
    花石遗京入战图,燕门衰草钓台孤。
    不知艮岳宫前叟,得见南兵入蔡无?
  • 2
    [宋]
    罗浮山崒嵂,安有钓鱼台。
    台居观东隅,此名从何来。
    昔时爨下童。
    辛勤水与柴。
    岁久功行完,豹变山阴霾。
    一朝采幽涧,恍然江海涯。
    篙师舣舟在,相与语诙谐。
    爨童有行计,篙师相与偕。
    得鱼馈主翁,辞去挽不回。
    傍者蹑其踪,扁舟往岩崖。
    始信武陵源,有路通尘埃。
    回视所遗鱼,化作沟中材。
    古有恒真人,事岂欺我哉。
    太公渭水滨,白头佐。
    子陵七里滩,清风永可怀。
    爨人去几秋,鱼台尚崔嵬。
    此名照青史,此石封苍苔。

  • 3
    [明]
    江面微风泻浪开,鸟声啼过钓鱼台。
    暖雨故作桃花雨,一片阴从柳来。
任逢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