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诗赠宝应禅老溢公》

或来丈室问师禅,师解临机示意筌。
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
更无馀事牵尘想,犹有能医结世缘。
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禅诗,通过描绘禅师与来访者的对话,展现了禅宗的智慧和境界。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位禅师在丈室中接待来访者的场景。来访者向禅师询问禅宗的修行之道,而禅师则通过临机示意的方式解答了来访者的疑惑。这里的“丈室”和“临机示意”等词语,描绘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氛,让人感受到禅宗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诗中用“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来表达禅宗的境界。这里的“云”和“月”象征着无常和变化,而“虚空”则代表了无碍的境界。禅师通过这两句诗告诉来访者,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境界应该是无碍的、永恒的。这种境界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让人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然后,诗中描述了禅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对话没有其他杂念和牵挂,只有对禅宗的追求和理解。这种无牵无挂的状态,正是禅宗所追求的境界。同时,诗中也暗示了禅师有能力治愈来访者的尘缘,让他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诗中用“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来描绘禅师门生弟子们的修行之路。他们纷纷前来参学禅宗,希望能够得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然而,能够最终得道林泉(即得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的人又有多少呢?这个问题让人深思,也表达了禅宗修行之路的艰难和不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与来访者的对话,展现了禅宗的智慧和境界。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摆脱世俗的束缚,同时也提醒人们修行之路的艰难和不易。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上一首
《隐居》
诗词关键字: 长圆 有碍 示意
相关诗词
  • 1
    [明]
    生前曾与结幽期,身后冥交独有师。
    为挂蒲团思往日,因弹锡杖忆当时。
    泪随雪片应难尽,情断风灯总自持。
    法力护来还不灭,年年慧树长新枝。
  • 2
    [唐]
    如生小小真,犹自未栖尘。
    --郑符褕袂将离座,斜柯欲近人。
    --段成式昔时知出众,情宠占横陈。
    --张希复不遣游张巷,岂教窥宋邻。
    --郑符庾楼吹笛裂,弘阁赏歌新。
    --段成式蝉怯纤腰步,蛾惊半额嚬。
    --张希复图形谁有术,买笑讵辞贫。
    --段成式复陇迷村径,重泉隔汉津。
    --郑符同心知作羽,比目定为鳞。
    --张希复残月巫山夕,余霞洛浦晨。
    --段成式
  • 3
    [宋]
    半升浊酒试莼羹,贱买鱼虾已厌烹。
    浅水衣蒲有船过,淡烟笼月更人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