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 翻忆潘郎章奏内,愔愔日暮好沾巾。 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 |
| 这是一首富含情感和深思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人才缺乏和时光流逝的哀叹。 首联“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描绘了广阔的长江天险上战马奔驰的场景,进而引发了诗人对十年来国家培养人才的质疑。这里有一种壮志未酬,英才难觅的感慨。 颔联“翻忆潘郎章奏内,愔愔日暮好沾巾。”诗人回忆起了潘郎的奏章,其中的内容让人在日暮时分不禁泪湿沾巾。“潘郎”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英才,这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当代人才稀缺的忧虑。 颈联“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万物皆通,生死与共的哲学思考。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肉体和物质,与大自然万物相通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探索。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情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人才稀缺的忧虑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