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法一以余所赠墨为不佳》

上人好事世莫当,罗列四宝如文房。
广交往往得奇物,有墨尺度如圭长。
秋麋折角胶与力,春麝入脐煤生香。
已将雪覆轻罗帕,更令花映红纱囊。
草堂老人不自料。
亦藏饼夸精妙。
自言和璧持赠君,反为燕石遭讥诮。
呜呼万事孰不然,古今工拙那同调。
君不见当年诸李数不到庭宽,只今赐墨无老潘。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擅长收藏和鉴赏古物的上人,他广交朋友,善于发现和珍藏奇物,尤其在收藏墨器方面有独到之处。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如“罗列四宝如文房”、“秋麋折角胶与力,春麝入脐煤生香”等,表现了上人对古物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上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对自身浅薄的收藏鉴赏能力进行了自嘲和反思。诗中提到自己也会藏饼夸精妙,自言和璧持赠君,反为燕石遭讥诮,这既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自省,也体现了作者对上人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中还借古人的故事来表达了对古今工拙的反思,指出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和标准,古今工拙虽然不同,但也有其相似之处。最后一句“君不见当年诸李数不到庭宽,只今赐墨无老潘”则是对当时文坛的批评,暗示了作者对当时文坛的看法和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自省和反思的诗歌,通过赞美上人的收藏鉴赏能力,表达了作者对古物的热爱和对自身浅薄的反思。同时,也借古人的故事和对当时文坛的批评,表达了对古今工拙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词关键字: 同调 讥诮 到庭
相关诗词
  • 1
    [宋]
    冶父山门斋粥粗,文章佛法一时无。
    地炉些子无烟火,且与禅人乐有余。
  • 2
    [宋]
    绝知嗣法一枝香,作意开堂嗣雪堂。
    早悟锥沙传笔画,旋收珠玉入诗囊。
    卷藏人閟龙蛇字,炳蔚家馀虎豹章。
    衣钵两郎公不恨,班班文物未凄凉。
  • 3
    [唐]
    我尝听师法一说,波上莲花水中月。
    不垢不净是色空,无法无空亦无灭。
    我尝听师禅一观,浪溢鳌头蟾魄满。
    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寸寒灰冷灯畔。
    我又听师琴一抚,长松唤住秋山雨。
    弦中雅弄若铿金,指下寒泉流太古。
    我又听师棋一著,山顶坐沈红日脚。
    阿谁称是国手人,罗浮道士赌却鹤,输却药。
    法怀斟下红霞丹,束手不敢争头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