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人好事世莫当,罗列四宝如文房。 广交往往得奇物,有墨尺度如圭长。 秋麋折角胶与力,春麝入脐煤生香。 已将雪覆轻罗帕,更令花映红纱囊。 草堂老人不自料。 亦藏饼夸精妙。 自言和璧持赠君,反为燕石遭讥诮。 呜呼万事孰不然,古今工拙那同调。 君不见当年诸李数不到庭宽,只今赐墨无老潘。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擅长收藏和鉴赏古物的上人,他广交朋友,善于发现和珍藏奇物,尤其在收藏墨器方面有独到之处。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如“罗列四宝如文房”、“秋麋折角胶与力,春麝入脐煤生香”等,表现了上人对古物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上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对自身浅薄的收藏鉴赏能力进行了自嘲和反思。诗中提到自己也会藏饼夸精妙,自言和璧持赠君,反为燕石遭讥诮,这既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自省,也体现了作者对上人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中还借古人的故事来表达了对古今工拙的反思,指出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和标准,古今工拙虽然不同,但也有其相似之处。最后一句“君不见当年诸李数不到庭宽,只今赐墨无老潘”则是对当时文坛的批评,暗示了作者对当时文坛的看法和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自省和反思的诗歌,通过赞美上人的收藏鉴赏能力,表达了作者对古物的热爱和对自身浅薄的反思。同时,也借古人的故事和对当时文坛的批评,表达了对古今工拙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