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傅叟赴官临海》
金华仙伯歌襦久,休父仍孙敛版迟。 堂下言高鬷蔑恶,官中事了傅咸痴。 苦心才睹千年余,垂翅新翻六月池。 接淅中山听余令,徵黄敕使立多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典雅的感觉,充满了文化的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诗中的语言流畅,对仗工整,寓意深远。
首联“金华仙伯歌襦久,休父仍孙敛版迟。”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的博学多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金华仙伯和休父仍孙都是古代的名人,诗人用他们的典故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远。
颔联“堂下言高鬷蔑恶,官中事了傅咸痴。”通过对比堂下高谈阔论和官场事务繁杂,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颈联“苦心才睹千年余,垂翅新翻六月池。”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千年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时序更替的悲哀。
尾联“接淅中山听余令,徵黄敕使立多时。”则通过描述一种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运用典故、对比、抒情等多种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现实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表现出一种深沉、典雅的艺术风格。
|
创作背景
《送程傅叟赴官临海》是宋朝诗人陈谦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从大的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高度发展的时代。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探索。
其次,更具体的背景可能与程傅叟赴官临海这一事件有关。程傅叟可能即将赴任临海的官职,这引发了陈谦的创作灵感。诗歌中可能表达了陈谦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对其未来仕途的祝愿,以及对临海这个地方的描绘和赞美。
然而,由于具体的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得知更多详细的创作背景。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更多地需要依赖于对诗歌文本的深入解读。
相关诗词
-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
乱山秋木穴,里有灵蛇藏。
铁锡挂临海,石楼闻异香。
出尘头未白,入定衲凝霜。
莫话五湖事,令人心欲狂。
-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
陆行尽服岚霞气,水宿频吞虬蜃涎。
晨仰际峰观拥日,暮看临海泊来船。
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