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泾渭扬清浊》

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
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
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
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
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
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沧瀛。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泾渭二水和帝都景色的诗。首联“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描绘了泾水和渭水横穿秦野,蜿蜒流向帝都的景象,展现出壮阔的自然风光。颔联“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则表现了二水通过渠道滋润大地,清澈的水流映照出万户人家的景象,凸显了水资源的丰富和城市的繁荣。 颈联“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泾渭二水明暗交替的殊色和潺潺流淌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尾联“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则通过描写河岸上的深草和波动的晨雾,进一步渲染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诗中还通过御猎、渔歌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最后两句“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沧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禹治水的赞美,以及泾渭二水最终汇合流向沧海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泾渭二水和帝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类文明的思考。
创作背景
《泾渭扬清浊》是唐朝诗人吕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泾水和渭水的清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官场腐败的愤慨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吕牧的生平经历来进行一些推测。 吕牧生活在唐朝中期,当时社会风气已经逐渐败坏,官场腐败盛行。因此,吕牧可能通过描写泾渭清浊的现象,寓言当时社会的善恶不分、清浊难辨,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官场腐败的不满和愤慨。 综上所述,《泾渭扬清浊》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朝中期社会风气和官场腐败有关,表达了吕牧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诗词关键字: 渔歌 合流 波动
相关诗词
  • 1
    [唐]
    寒夜清,帘外迢迢星斗明。
    况有萧闲洞中客,吟为紫凤呼凰声。
    瘿木杯,杉赘楠瘤刳得来。
    莫怪家人畔边笑,渠心只爱黄金罍。
    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
    玉皇仙驭碧云远,空使松风终日吟。
    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
    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
    金火障,红兽飞来射罗幌。
    夜来斜展掩深炉,半睡芙蓉香荡漾。
    忆山月,前溪后溪清复绝。
    看看又及桂花时,空寄子规啼处血。
    锦鲸荐,碧香红腻承君宴。
    几度闲眠却觉来,彩鳞飞出云涛面。
    怀溪云
  • 2
    [唐]
    东海出明月,清明照毫发。
    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
    三五与二八,此时光满时。
    颇奈虾蟆儿,吞我芳桂枝。
    我爱明镜洁,尔乃痕翳之。
    尔且无六翮,焉得升天涯。
    方寸有白刃,无由扬清辉。
    如何万里光,遭尔小物欺。
    却吐天汉中,良久素魄微。
    日月尚如此,人情良可知。
  • 3
    [明]
    瑶坛法黎土,萧台耸岧峣。
    缥渺白玉京,空歌协《云》、《韶》。
    灵驾御八景,多士严趋朝。
    琅风扬清微,天花雨曾霄。
    皎皎群胎仙,啸歌杂灵璈。
    前参紫霞盖,后绕青霓旄。
    览兹孝子诚,赴此仙人招。
    阿母炼魂仙,高超谢尘嚣。
    控驾不待辔,飞飞凌泬寥。
    置身王母宫,坐看劫石消。
    ¤
吕牧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