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乾明寺绣尼集句》
睡起杨花满绣床,为他人作嫁衣裳。 因过竹院逢僧话,始觉空门气味长。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又带些许惆怅的生活情境。诗中的主人公睡起后,看到杨花飘满了绣床,这意象既美又带着些许落寞,寓意着生活的无常和短暂。而后一句“为他人作嫁衣裳”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的无奈,为他人忙碌,却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
然而,诗的情绪并未停留在此。主人公因路过竹院,与僧人交谈,开始感受到空门的气息。这里的“空门”指的是佛门,寓意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平和。与僧人的交谈让他开始领悟到生活的另一面,即抛开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主人公从惆怅到领悟的内心变化。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无论生活如何繁忙和无奈,都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无常和追求内心平静的重要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赠乾明寺绣尼集句》是宋代女诗人曹希蕴的一首诗。这首诗是集句诗,即诗人从经传、诗文等前人作品中,分别选取现成的文句,再根据内容需要组合成诗。集句这种创作方式,既有一定的游戏性质,也带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对前人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掌握。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曹希蕴在乾明寺的经历有关。乾明寺是一座佛教寺庙,诗中的绣尼即寺庙中的一位尼姑。曹希蕴可能与绣尼有过交往或交谈,对她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暖翠楼前粉黛香,六朝风致说平康。
踏青归去春犹浅,明日重来花满床。
-
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
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
苦用贞心传弟子,即应低眼看公卿。
水中明月无踪迹,风里浮云可计程。
庭际孤松随鹤立,窗间清磬学蝉鸣。
料师多劫长如此,岂算前生与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