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皮题壁》
东老回仙跨鹤归,同庵卜築继其馀。 自缘不覩榴皮字,想像只园蔓草书。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感。首句“东老回仙跨鹤归”描绘了一幅东老仙人骑着鹤飞往仙境的画面,给人一种超脱凡尘的感觉。这也为整首诗奠定了超然物外的基调。
第二句“同庵卜築继其馀”则表达了诗人跟随东老仙人的脚步,在同庵(可能是指寺庙或道观)建造房屋,继续修炼,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自缘不覦榴皮字”中的“榴皮字”可能是指仙人的秘语或仙界的文字,诗人因为无法看到这些文字而感到遗憾。这也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的敬仰。
最后一句“想像只园蔓草书”中的“只园”可能是指仙境或寺庙,“蔓草书”则可能是仙人的书法或仙界的文字。诗人通过想象这些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述和诗人的向往,给人一种超脱凡尘,向往仙境的感觉。同时,通过诗人的表达,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
创作背景
《榴皮题壁》是宋朝诗人王真人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未明确记载,因此无法直接得知。但是,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以及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来推测可能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诗歌内容来看,《榴皮题壁》表达了诗人对于贫穷和富有的态度。诗人并不羡慕他人的财富,而更注重自身的清名和高尚品质。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种风气,即追求名利、物质享受的风气。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风气的抵制和批判。
其次,从诗歌风格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也表明诗人对于诗歌创作有着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见解。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直接得知《榴皮题壁》的具体创作背景,但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和风格,我们可以推测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态度和看法,以及诗人自身的艺术风格和才华。
相关诗词
-
雾驾云*,雨巾风帽,一剑凌风飞过。
下视茫茫,遥观历历,不复更知天大。
日月居诸,春秋代谢,几见授衣流火。
记岳阳、三度曾游,未必世人知我。
游戏处、柳树为徒,榴皮作字,聊说行藏如左。
列豹重关,封狐千里,不满楚人哀些。
瓦砾黄金,蓬莱别馆,归去有谁知那。
不须分、天上人间,南北东西皆可。
-
雾驾云*,雨巾风帽,一剑凌风飞过。
下视茫茫,遥观历历,不复更知天大。
日月居诸,春秋代谢,几见授衣流火。
记岳阳、三度曾游,未必世人知我。
游戏处、柳树为徒,榴皮作字,聊说行藏如左。
列豹重关,封狐千里,不满楚人哀些。
瓦砾黄金,蓬莱别馆,归去有谁知那。
不须分、天上人间,南北东西皆可。
-
暂别甘泉豹尾中,隼旟仍驻水晶宫,文昌地禁论思久,燕寝香凝簿领空。
可但龚黄宜共理,使应颜谢与同风。
饱闻回老榴皮字,试问溪头鹤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