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首》
炉已开,炭未有,衲僧暖地且相守。 忽然乞得火种来,切忌烧脚又烧手。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和谐的僧侣生活场景,同时也寓含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炉已开,炭未有”展示了一个虽然炉火已燃,但炭火尚未热烈的景象,这可以比喻生活的困境或挑战,虽然困难已经显现,但真正的艰难还未到来。
“衲僧暖地且相守”一句中,“衲僧”指的是身着补丁僧袍的僧人,“暖地”则暗示着温暖的环境。这句话表达了僧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选择相互扶持、坚守阵地的态度。
“忽然乞得火种来”一句,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转机或者意外的收获,也许是困难得到了解决,也许是新的机遇出现。
最后的“切忌烧脚又烧手”则是警示语,即使在困境得到解决或新的机遇出现时,也要保持冷静,谨慎行事,避免因过于激动或疏忽大意而带来新的困扰。
整首诗以僧侣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传达了面对生活困境时应保持的态度,以及应对转机时要有的理智,展现了生活的哲理。
|
创作背景
《偈颂七首》是宋朝诗人释思岳所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教义、修行实践以及诗人的宗教体验有关。释思岳是一位佛教僧侣,他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佛理和禅意。这组《偈颂七首》可能是在特定的修行过程中,或者在对佛教教义有所领悟时,心生感慨而创作的。
偈颂是佛教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用于表达佛理、禅意或修行体验。释思岳的《偈颂七首》可能包括了对佛法、人生、自然等方面的领悟和感慨,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传达给读者。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内涵和意境。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有限,我们无法确知《偈颂七首》的具体创作背景,只能通过分析和解读诗歌本身,探寻其中蕴含的佛理和禅意。
相关诗词
-
阴极而阳生,力穷而位转。
苍龙退骨而骧,玄豹披雾而变。
要将三世佛髑髅,穿作数珠子一穿。
莫道明头暗头,真个日面月面。
直饶你斗满秤平,也输我卖贵买贱。
槃里明珠,不拨自转。
-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
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
心心相印,叶叶联芳,自己光明不覆藏。
刹刹尘尘如是说,广长舌相解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