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章贡刘氏丽晓楼》

玉虹翠浪雪堂诗,底事山光晓独奇。
看取阴云都卷处,直须天下大明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玉虹翠浪雪堂诗,底事山光晓独奇。看取阴云都卷处,直须天下大明时。》,作者是谁暂且未知,但根据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 首句“玉虹翠浪雪堂诗”,诗人以“玉虹”形容“翠浪”,再用“雪堂诗”作比喻,暗示雪堂内的诗歌如“玉虹”般绚烂,如“翠浪”般起伏,如“雪”般纯洁。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表达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底事山光晓独奇”一句,“山光”指的是山间的晨光,“独奇”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独特景色的赞赏。诗人询问为何山间的晨光如此独特,如此引人注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惊叹之情。 “看取阴云都卷处”一句,“阴云”指的是早晨的云雾,“都卷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诗人提醒人们要仔细观察云雾的变化,从中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和力量。 “直须天下大明时”一句,“天下大明”指的是天亮时分,“直须”则表达了诗人对天亮的期待和盼望。诗人认为只有等到天亮时,人们才能真正领略到自然的美丽和伟大,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晨光中的山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仔细观察自然,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和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阴云 天下
相关诗词
  • 1
    [元]
    冰褪铅华临雪径。
    竹外清溪,拂晓开妆镜。
    银烛铜壶斜照影。
    小楼遮断江云冷。
    香透罗帏春睡醒。
    如许才情,肯到枯枝杏。
    客子新声谁听莹。
  • 2
    [唐]
    扬雄词赋举天闻,万里油幢照塞云。
    仆射峰西几千骑,一时迎著汉将军。
    旌旗杳杳雁萧萧,春尽穷沙雪未消。
    料得坚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归朝。
    虽言穷北海云中,属国当时事不同。
    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
    牢山望断绝尘氛,滟滟河西拂地云。
    谁见鲁儒持汉节,玉关降尽可汗军。
    山川险易接胡尘,秦汉图来或未真。
    自此尽知边塞事,河湟更欲托何人。
    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
  • 3
    [宋]
    一德由来可享天,东邻扣祭亦徒然。
    荒凉到处游麋鹿,谁识郊坛八面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