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郊坛》
一德由来可享天,东邻扣祭亦徒然。 荒凉到处游麋鹿,谁识郊坛八面圆。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祭祀和历史反思。
首句“一德由来可享天”表达了道德品质的修养可以与天意相连,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次句“东邻扣祭亦徒然”则借用了邻国祭祀的典故,表达了祭祀的意义可能并不大,提醒人们不要过度迷信祭祀。
“荒凉到处游麋鹿,谁识郊坛八面圆”两句描绘了一个荒凉、无人问津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祭祀的虚无。最后一句“郊坛八面圆”则是对祭祀场所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反思和祭祀的描绘,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过度迷信祭祀,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
创作背景
《刘氏郊坛》是宋朝诗人方信孺的作品。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历史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朝也是一个郊祀活动盛行的时代,这些活动是国家重要的典礼,也是诗人创作的重要题材。
2. 个人经历:方信孺本人是一位官员和学者,他曾在多地任职,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的诗歌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刘氏郊坛》的创作背景可以理解为在宋朝文化繁荣和郊祀活动盛行的历史背景下,诗人方信孺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思考,创作出了这首诗歌。
相关诗词
-
冰褪铅华临雪径。
竹外清溪,拂晓开妆镜。
银烛铜壶斜照影。
小楼遮断江云冷。
香透罗帏春睡醒。
如许才情,肯到枯枝杏。
客子新声谁听莹。
-
扬雄词赋举天闻,万里油幢照塞云。
仆射峰西几千骑,一时迎著汉将军。
旌旗杳杳雁萧萧,春尽穷沙雪未消。
料得坚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归朝。
虽言穷北海云中,属国当时事不同。
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
牢山望断绝尘氛,滟滟河西拂地云。
谁见鲁儒持汉节,玉关降尽可汗军。
山川险易接胡尘,秦汉图来或未真。
自此尽知边塞事,河湟更欲托何人。
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
-
一径萦纡夹粉墙,向来台馆化僧房。
周遭老木依然在,曾见刘家伪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