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沉犀潭》

西来异兽路应迷,金锁何年落此溪。
不比李侯心似水,归舟自掷石门西。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前两句通过描绘西来的异兽迷失于来路、大溪锁钥化为流水等景象,形象地表达了朋友相别之后,如溪流落锁,再见无期的惆怅之情。后两句用李侯心如明镜、归来时自掷石门的传说,赞扬友人心灵的纯洁明净,同时也寓含了知己离别、后会难期的伤感。 首句“西来异兽路应迷”,起笔便突出了自己一方迷离恍惚的感受。以“西来”二字修饰“异兽”,这一称奇之景也显示出诗人对它产生原因的迷惘,增加了诗的悬念感。一句之中,写迷离恍惚的心境者两处(“路应迷”即“何年落此溪”),可见其迷惘程度之深。 “金锁何年落此溪”,一句中又暗含着时间的跳跃与现实的对比。溪流落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溪旁的古迹(“金锁”)又暗示着历史的沧桑。金锁古迹与溪流异兽,一古一今,一庄一趣,相映成趣。“何年”二字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叹。 如果说前两句主要是写作者所见、所感,那么后两句则是通过形象而含蓄地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比李侯心似水”,李侯心似水,即言己心如水也。这句诗化用《庄子·逍遥游》和《列子·汤问》中“水击三千里”“而旋其视于海”两句,写出自己像流水一样清澈明净的心境,同时表达了知己相别、后会难期的伤感。 “归舟自掷石门西”,石门即石门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北,是镇江、金坛、溧阳等县的分界处。此句又暗用《续搜神记》中“李侯归舟自掷石门西”之典。“归舟自掷”与前边所写的“西来异兽路应迷”似乎有些矛盾,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对象——西来的异兽;而前两句所描绘的主要是作者所见所感的景象,抒发的是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和离别的伤感。但是联系到诗题“送人”,且下一句又有“不比李侯心似水”,这就不难理解:原来诗人在这首诗中主要借所送之人李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里的“归舟自掷”正隐含着对自己知己朋友飘泊不定、难以别后的深切感慨。在送别时没有直言这一情感,而是通过描述李侯将返程的归舟投入石门西边的长江之中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举动来加以暗示。这里不仅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相互关切的深厚感情,而且也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用典较多,但比较贴切自然;另一个特点是融情于景,在所写的自然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景,后两句主要是抒情。但在这首诗中,无论写景与抒情都是围绕着溪流异兽和李侯的形象展开的,可见诗人构思的巧妙之处。
创作背景
《沉犀潭》是宋朝诗人方信孺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潭州(今长沙)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有关。据说,潭州有一个沉犀潭,相传古时有犀牛精在此作恶,被神仙以铁链锁住并沉入潭底。方信孺在游览此地时,感受到了这个传说所留下的神秘氛围,并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方信孺通过对沉犀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借用了犀牛精的传说,抒发了对世俗纷扰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沉犀潭》的创作背景。
诗词关键字: 归舟 异兽 不比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