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
天入平湖远,楼深纳霁华。 青山藏福地,碧树记人家。 水落鱼龙蛰,风高雁鹜斜。 古来形胜地,何事忆长沙。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宁静的湖畔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首联“天入平湖远,楼深纳霁华”,作者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天空与平湖相接的壮丽景象,又以深邃的楼景接纳明朗的气息,形成了开阔而又深邃的空间感。
颔联“青山藏福地,碧树记人家”,青山和碧树环绕着这片福地,又点缀着人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生活的热爱。
颈联“水落鱼龙蛰,风高雁鹜斜”,水位下降,鱼龙潜伏,风高云淡,雁鸭飞翔,这两句诗描绘了湖畔的生动景象,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尾联“古来形胜地,何事忆长沙”,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古时形胜之地的怀念,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以平湖的景色为主线,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通过对天地、山水、树木、鸟兽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的笔触细腻而深情,语言生动而富有韵味,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舒适和宁静。
|
创作背景
张天启的《岳阳》是一首描绘岳阳楼的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地理背景:岳阳楼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是长江沿岸的一处名胜景点,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青睐,成为了一个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
2. 历史背景:岳阳楼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有楼阁,后经唐、宋、元、明、清等历代修建,成为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岳阳楼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3. 诗人背景:张天启是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在游览岳阳楼时,他被这里的景色所震撼,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生的无常,于是创作了这首《岳阳》。
综上所述,张天启的《岳阳》是在地理、历史和诗人背景的共同作用下创作而成的。
相关诗词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大内曾持论,天南化俗行。
旧房山雪在,春草岳阳生。
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
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