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洞庭》
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 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 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壮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首联“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眼前的广阔景象,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凝望远方时的劳累之感。
颔联“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运用了对偶的手法,描绘了水天相接、山高耸入云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壮阔和雄伟。
颈联“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通过描绘商贾和渔翁的活动,表现了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繁忙和艰辛,也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的生机和活力。
尾联“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风起波涛涌动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这片土地的壮丽和雄伟。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开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可朋的《赋洞庭》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首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文化艺术繁荣,诗人辈出。其次,可朋生活在唐代,他亲身感受到了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同时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
而《赋洞庭》的创作背景,则与洞庭湖的地理环境、历史传说以及可朋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有关。洞庭湖地处湖南湖北交界,景色秀美,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朋在游览洞庭湖时,被其美景所吸引,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赋洞庭》,以表达自己对洞庭湖美景和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
再三追思,洞庭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
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
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