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应潮井》

碧甃时时减复增,山头海面密相应。
古来泉脉谁穿凿,潮落潮生不暂澄。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山间泉水流动的细致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首句“碧甃时时减复增”,将目光聚焦于碧绿的井壁,描述其时涨时落,生动描绘出泉水的流动。减复增,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水声,感受到泉水的活力。 “山头海面密相应”一句,将山泉与海洋的流动相联系,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生机勃勃。山头海面,既描绘了泉水的源头,也暗示了其广阔的背景,更凸显了其坚韧的生命力。 “古来泉脉谁穿凿,潮落潮生不暂澄”两句,则是对泉水的深度和坚韧性的进一步描绘。诗人提出疑问,古来泉脉是谁穿凿?潮落潮生,泉水却始终不暂澄,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泉水始终坚持流动。这进一步突出了泉水的坚韧和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泉水的描绘,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叹和敬仰之情。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如“时时减复增”、“密相应”等,生动地展现了泉水的动态美。同时,诗人也运用了疑问句式,如“古来泉脉谁穿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赞美生命力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穿凿 落潮 山头
相关诗词
  • 1
    [宋]
    群山虽叠嶂,大海暗来通。
    气类倘相应,寸心千里同。
  • 2
    [宋]
    碧甃时时减复增,山头海面密相应。
    古来泉脉谁穿过,潮落潮生不暂澄。
  • 3
    [唐]
    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
    到日初寻石桥路,莫教云雨湿袈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