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方漕水阁》

三间水阁傍溪湄,曾倚栏干此赋诗。
山色溪光还似旧,惜无诗思似当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感慨。 首句“三间水阁傍溪湄”,简洁明了地描绘了水阁的位置,紧靠着溪流,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第二句“曾倚栏干此赋诗”,则回忆了诗人过去在这里创作诗歌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第三句“山色溪光还似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念之情。山色和溪光依旧美丽,但已经没有了当时的诗思,这让人感到十分惋惜。 最后一句“惜无诗思似当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创作灵感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些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创作灵感的渴望。用词质朴,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美好。
创作背景
《题方漕水阁》是宋朝诗人李时可的一首诗。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诗人李时可**:李时可是一位宋朝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涉及到自然、风景、人情等。 2. **标题与对象**:标题《题方漕水阁》提到了“方漕水阁”,这可能是诗人描述的一个实际存在的地点或建筑。 3. **社会与文化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常常用于描述生活、自然、情感等。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推测《题方漕水阁》可能是李时可在游览或居住在“方漕水阁”附近时,有感于其美景或特殊意义而创作的。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这一地点的感受和情感。 至于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如是否与特定事件或人物有关,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
诗词关键字: 诗思 水阁 山色
相关诗词
  • 1
    [唐]
    常寂常居常寂里,年年月月是空空。
    阶前未放岩根断,屋下长教海眼通。
    本为入来寻佛窟,不期行处踏龙宫。
    他时忆著堪图画,一朵云山二水中。
  • 2
    [唐]
    十年蹭蹬为逐臣,鬓毛白尽巴江春。
    鹿鸣猿啸虽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山疟困中闻有赦,死灰不望光阴借。
    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
    巫峡洞庭千里余,蛮陬水国何亲疏。
    由来真宰不宰我,徒劳叹者怀吹噓。
    霸桥昔与张生别,万变桑田何处说。
    龙蛇纵在没泥涂,长衢却为驽骀设。
    爱君气坚风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
    洛下诸生惧刺先,乌鸢不得齐鹰鹞。
    岳阳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
    新钉张生一首诗,自余吟著皆无味。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 3
    [明]
    长夏宜人溪上住,短薄疏篱围水树,炎蒸不到萧森处。
    转壁迎山阁子开,凉风度雨北窗来,湿花吹集木兰台。
    阁中别贮人如玉,停波静写修蛾绿,帘下凝妆看不足。
    画桨谁家载妓过,倚阑窃听欢闻歌,盈盈无奈荡舟何。
    酒船归后溪声静,斜月窥河升半岭,照见双栖梁燕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