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塞上》

出门何处问西东,指画翻为语论同。
到此客头潜觉白,未秋山叶已飘红。
帐前影落传书雁,日下声交失马翁。
早晚回鞭复南去,大衣高盖汉乡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旅途中的感慨与体验,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未知前方的期待。 首联“出门何处问西东,指画翻为语论同”描绘了诗人出门在外的迷茫和无奈,不论向哪个方向前行,都是陌生的地方。他用手指比划,试图找到前进的方向,与人交流也成了一种寻找共同语言的方式。 颔联“到此客头潜觉白,未秋山叶已飘红”中,诗人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已经在外漂泊了很长时间,不知不觉间头发已经变白。而周围的景色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未到秋天,山上的叶子已经开始变红。 颈联“帐前影落传书雁,日下声交失马翁”描绘了诗人在帐篷前看到大雁飞过,心中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太阳西下,他又遇到了一个失马的老人,这种遭遇更加深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尾联“早晚回鞭复南去,大衣高盖汉乡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期待着早晚能够回到家乡,身着大衣,高盖车马,享受家乡的风土人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旅途中的景色和遭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人的笔触细腻,语言生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塞上》是唐朝诗人郑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塞上荒凉寒冷的景象,写出了边关的荒凉,戍边生活的艰辛,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全诗境界阔大,格调悲凉。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断。唐朝时期,国家经常与周边的游牧民族发生战争,边塞成为了重要的战场。因此,很多诗人都会对边塞生活进行描绘,表达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和平的向往。郑渥的《塞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词关键字: 语论 指画 乡风
相关诗词
  • 1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2
    [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3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