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同君俞自牛头寺至兴教院又会文师》

杜曲樊川旧化城,东西相峙两牛鸣。
岩前宝塔藏遗烬,殿里长灯续旧明。
万法分流皆有相,一心息妄自无生。
丛林是处经行遍,会向东山记姓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长安郊外杜曲、樊川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的诗。诗中描绘了古老的寺庙、山川、树木,以及那些曾经在此修行的人们的故事。 首句“杜曲樊川旧化城,东西相峙两牛鸣”描绘了杜曲和樊川这两片古老的土地,他们像东西对峙的牛一样,各自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杜曲和樊川是长安附近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岩前宝塔藏遗烬,殿里长灯续旧明”这两句描绘了寺庙的景象,岩石上的宝塔隐藏着过去的火焰痕迹,殿堂里的长灯继续照亮着过去。这里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佛教的神秘感。 “万法分流皆有相,一心息妄自无生”这两句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教义——一切现象都是虚妄的,只有内心的平静和真实才是真实的。通过理解这一点,人们可以消除妄想,达到无生的境界。 “丛林是处经行遍,会向东山记姓名”这两句描绘了僧侣们在这里修行、诵经、行走的场景,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他们的故事。这也表达了佛教僧侣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佛教文化和精神的赞美,对僧侣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它提醒我们,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和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诗词关键字: 经行 宝塔 丛林
相关诗词
  • 1
    [宋]
    四十年间此院留,临河看尽往还舟。
    同来并是三年客,听说行藏各自羞。
  • 2
    [宋]
    清旷楼中夕眺间,落晖残雨两生寒。
    楼中占尽南山了,更占西湖与北山。
  • 3
    [魏晋]
    蔼蔼芳林。
    有集惟岳。
    亹亹明哲。
    在彼鸿族。
    沦心浑无。
    游精大朴。
    播我徽猷。
    彼振玉。
    彼玉之振。
    光于厥潜。
    大明贞观。
    重泉匪深。
    我有好爵。
    相尔在阴。
    翻飞名都。
    宰物于南。
    礼弊则伪。
    朴散在华。
    人之秉夷。
    则是惠和。
    变风兴教。
    非德伊何。
    我友敬矣。
    俾人作歌。
    交道虽博。
    好亦勤止。
    比志同契。
    惟予与子。
    三川既旷。
    江亦永矣。
    悠悠我思。
    托迈千里。
    吉甫之役。
    清风既沈。
    非子之艳。
    诗谁云寻。
    我来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