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君俞自牛头寺至兴教院又会文师》 杜曲樊川旧化城,东西相峙两牛鸣。

杜曲樊川旧化城,东西相峙两牛鸣。

意思:杜曲樊川旧化城,东西对峙两个牛叫。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同君俞自牛头寺至兴教院又会文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长安郊外杜曲、樊川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的诗。诗中描绘了古老的寺庙、山川、树木,以及那些曾经在此修行的人们的故事。 首句“杜曲樊川旧化城,东西相峙两牛鸣”描绘了杜曲和樊川这两片古老的土地,他们像东西对峙的牛一样,各自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杜曲和樊川是长安附近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岩前宝塔藏遗烬,殿里长灯续旧明”这两句描绘了寺庙的景象,岩石上的宝塔隐藏着过去的火焰痕迹,殿堂里的长灯继续照亮着过去。这里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佛教的神秘感。 “万法分流皆有相,一心息妄自无生”这两句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教义——一切现象都是虚妄的,只有内心的平静和真实才是真实的。通过理解这一点,人们可以消除妄想,达到无生的境界。 “丛林是处经行遍,会向东山记姓名”这两句描绘了僧侣们在这里修行、诵经、行走的场景,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他们的故事。这也表达了佛教僧侣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佛教文化和精神的赞美,对僧侣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它提醒我们,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和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杜曲樊川旧化城,东西相峙两牛鸣。
岩前宝塔藏遗烬,殿里长灯续旧明。
万法分流皆有相,一心息妄自无生。
丛林是处经行遍,会向东山记姓名。

关键词解释

  • 化城

    读音:huà chéng

    繁体字:化城

    意思:
     1.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槃,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 樊川

    读音:fán chuān

    繁体字:樊川

    意思:
     1.水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其地本杜县的樊乡。
      ▶汉·樊哙食邑于此,川因以得名。
      ▶晋·潘岳《西征赋》:“疏南山以表阙,倬樊川以激池。”
     

  • 东西

    读音:dōng xī

    繁体字:東西

    短语:事物

    英语:east and west

    意思:(东西,东西)

     1.方位名。东方与西方;东边与西边。
      ▶《

  • 杜曲

    读音:dù qǔ

    繁体字:杜曲

    意思:
     1.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樊川、御宿川流经其间。
      ▶唐大姓杜氏世居于此,故名。
      ▶唐·唐彦谦《长溪秋望》诗:“寒鸦闪闪前山远,杜曲黄昏独自愁。”

  • 牛鸣

    读音:niú míng

    繁体字:牛鳴

    意思:(牛鸣,牛鸣)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宋·王安石《招吕望之使君》诗:“潮沟直下两牛鸣,十亩涟漪一草亭。”
      ▶宋·刘宰《癸未寄王甥》诗:“乘兴时来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