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三生石》

圣迹谁会得,每到亦徘徊。
一尚不可得,三从何处来。
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
应是表灵异,凡情安可猜。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神秘的感觉,充满了探索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感受,引发读者对神圣、未知事物的思考和敬畏。 首联“圣迹谁会得,每到亦徘徊。”展示了诗人对“圣迹”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真正理解和接触“圣迹”的惋惜和迷茫。 颔联“一尚不可得,三从何处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神圣事物的渴望和无法触及的痛苦。“一”指的是最基本的、最初的,“三”则代表了更广泛、更深远的事物。诗人感到,连最基本的“一”都难以得到,更别提更深远的“三”了。 颈联“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描绘了清冷的夜晚和晴朗的白天的景象,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氛围和情感。这两句也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起伏和波动。 尾联“应是表灵异,凡情安可猜。”则是诗人对于“圣迹”的猜测和理解。他认为,“圣迹”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代表了某种灵异、超凡的力量,这是普通人的情感和理解所无法企及的。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引发了读者对神圣事物的思考和敬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三生石》是唐代诗人修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佛教的“三生石”传说有关。相传人死后,过了鬼门关便上了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路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喝下孟婆汤让人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前世今生来世。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 修睦的《三生石》诗,就是借用这个佛教传说,意在说明人的前世今生来世的姻缘命运是不可知的。
诗词关键字: 圣迹 白昼 徘徊
相关诗词
  • 1
    [宋]
    辇路珠帘两行垂。
    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
    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 2
    [元]
    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
    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
  • 3
    [宋]
    辇路珠帘两行垂。
    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
    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