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罪言》

愁杀潇滨虮虱臣,乱山斜照独含情。
人才不似深衣古,国势如何楮币轻。
石燕未苏湘国旰,木牛好坏济蜀兵。
幸无杜老流离苦,切莫吟诗到北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文化的忧虑。 首句“愁杀潇滨虮虱臣”,诗人以悲壮的语气描绘了当时国家处于困境,如同潇滨的虮虱一样,微小而坚韧。这里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困境的深深忧虑。 “乱山斜照独含情”描绘了夕阳下的山峦,仿佛在默默地承载着国家的忧愁。这句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人才不似深衣古”一句,诗人对古代的衣冠人才表示敬仰,以此对比当前国家的困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当前国势衰微的忧虑。 “国势如何楮币轻”一句,诗人对当前国家局势的担忧通过轻薄的楮币表达出来,楮币在这里象征着国家经济的疲软。 “石燕未苏湘国旰”和“木牛好坏济蜀兵”两句,分别描绘了湘国和蜀地的战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幸无杜老流离苦,切莫吟诗到北征”两句,诗人希望不要再有杜甫那样的流离之苦,不要再有吟诗到北征的时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期盼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诗词关键字: 国势 斜照 含情
相关诗词
  • 1
    [宋]
    四境风寒满目秋,区区嫠归隐深忧。
    岂无豪杰二三策,亦有东南百十州。
    斫案肯迎新造魏,挥戈曾复旧宗周。
    仓公一望休惊走,好把囊中暝眩投。
  • 2
    [宋]
    哀哀民何辜,遭此凶歉厄。
    初闻数米炊,次复并日食。
    草根掘欲尽,木皮屑不给。
    疲老就枯僵,少壮作捐瘠。
    千百存什一,乌喙仍菜色。
    朝忧夕恐惧,不得见新麦。
    城市逐末徒,奔走困贵籴。
    剥床遂及肤,近半死于疫。
    吾皇素仁惠,一念轸饥溺。
    发粟通有无,宽逋已徵索。
    郡县乏宣化,鞭扑庭下赤。
    贪官猴而冠,健吏虎而翼。
    天灾偶参会,人意莫致诘。
    淮楚困烽尘,荆蜀毙锋镝。
    湘潭烦调戌,洪赣事供亿。
    昔闻憔内地,可以称乐国。

  • 3
    [宋]
    盗贼干戈后,安知有太平。
    众人皆竞利,百姓不聊生。
    国用何能足,官曹未易清。
    汉家政虚耗,第一莫言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