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北塘道中(四首)》

若欲看春春色稀,乱后何处有芳菲。
晚莺啼歇野寂寂,双树溪边人独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若欲看春春色稀,乱后何处有芳菲。晚莺啼歇野寂寂,双树溪边人独归》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环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战争破坏的痛心。 首句“若欲看春春色稀,乱后何处有芳菲”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战争破坏的痛心。诗人用“若欲”这个词,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渴望和向往,但接着又说“春色稀”,这就形成了一种反差,突出了战争对春天的破坏。诗人接着问:“乱后何处有芳菲”,意思是说在战乱之后,哪里还有那芳香四溢的花朵呢?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的痛心和对和平的向往。 “晚莺啼歇野寂寂”这句诗描绘了晚间鸟儿停止歌唱,田野变得安静的场景。这里用“晚莺啼歇”来衬托出夜晚的安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夜晚景象。“野寂寂”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沉寂的感觉,与白天的繁花似锦形成对比。 最后一句“双树溪边人独归”描绘了一个孤独归家者的形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孤独归家者的同情。这句诗中的“双树”可能是指两个并排的树,也可能是指两个人,这里表达了归家者的孤独和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环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战争破坏的痛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孤独归家者的同情。这首诗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下一首
《春初》
诗词关键字: 溪边 芳菲 春色
相关诗词
  • 1
    [宋]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
    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
    万柄莲香一枕山。
  • 2
    [唐]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棵子,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 3
    [明]
    未得看春愁不禁,此日聊复试幽寻。
    行人入村花宛宛,吠犬隔水树深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