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草际浮》
香发王孙草,春生君子风。 光摇低偃处,影散艳阳中。 稍稍移蘋末,微微转蕙丛。 浮烟倾绿野,远色澹晴空。 泛彩池塘媚,含芳景气融。 清晖谁不挹,几许赏心同。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
“香发王孙草,春生君子风”这两句,用草与风来描绘春天的到来,其中“香发”与“春生”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光摇低偃处,影散艳阳中”这两句,通过光影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
“稍稍移蘋末,微微转蕙丛”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微风轻拂,草木摇曳的生动景象。
“浮烟倾绿野,远色澹晴空”这两句,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春天的原野和晴空,展现了春天的广阔与美丽。
“泛彩池塘媚,含芳景气融”这两句,通过对池塘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多彩和芬芳。
“清晖谁不挹,几许赏心同”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赞叹,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美的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
创作背景
陈祜的《风光草际浮》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色有关。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文学和艺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诗人们更加关注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和描绘。陈祜作为唐代诗人,受到了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此外,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还可能与陈祜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有关。他可能在某个春天的午后,看到了草地上风光浮动的景象,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综上所述,陈祜的《风光草际浮》的创作背景包括了唐代的社会环境、自然景色以及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
相关诗词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