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十题其八·三层瀑》
出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飞瀑的壮丽景象,以及飞瀑落下的过程。从“出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可以看出,飞瀑从山顶涌出,落下的水珠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寒玉相击。接着,“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描绘了飞瀑落下的轨迹,从山顶落下,再次溅起在山腰,最后落至山脚。这个过程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飞瀑奔腾的景象。
最后两句“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诗人想引飞瀑之水来煮春山,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而“僧房架刳竹”则描绘了僧人在竹林中搭建房屋,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整首诗歌语言生动,意象鲜明,通过对飞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
创作背景
**《四明十题其八·三层瀑》的创作背景主要与释昙颖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悟有关**。他通过对三层瀑布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壮美景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可能借景抒怀,通过瀑布的形象展示人生的哲理。具体创作背景可以参考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相关诗词
-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
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
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
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回波击画船。
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鵾弦。
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