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薛家塘》

自古杀忠良,多用巧中伤。
不驱飞作鬼,那得桧封王。
有士冤狴犴,无辜忤庙堂。
至今流斥地,人说薛家塘。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上忠臣被冤杀,权臣当道的不满和愤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自古杀忠良,多用巧中伤”提出了一个历史现象,即忠臣往往被巧言令色的奸臣所中伤,暗含了对这种现象的谴责。 颔联“不驱飞作鬼,那得桧封王”用典,借岳飞和秦桧的故事,进一步揭示忠良被杀的悲惨命运,同时表达了对权臣的讽刺。 颈联“有士冤狴犴,无辜忤庙堂”描述了忠臣被冤屈入狱,无辜的人因与权臣抗争而触怒朝廷,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忠臣的悲惨遭遇。 尾联“至今流斥地,人说薛家塘”则借用了薛家塘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深深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这种现象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用典巧妙,表达了对历史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权臣的愤慨,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
《薛家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诗中涉及到了杀害忠良、冤屈士人的主题,因此可以推断该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社会的一些政治斗争或社会不公现象有关。具体创作背景需要参考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诗词关键字: 狴犴 作鬼 封王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