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酬李通江》

和茕祷雨储精诚,便觉丰年遍远坰。
缫茧齐头丝卷白,插秧随手稻翻青。
行篘秫酒酣天禄,益长香芽发地灵。
守令爱民须表里,君其为纬我为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祈雨和丰收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片丰收的田园风光,同时表达了对守令爱民精神的赞美。 首联“和茕祷雨储精诚,便觉丰年遍远坰。”描述了人们虔诚祈雨的场景,通过大家的努力,丰收的感觉遍布了远方的田野。这里,诗人的笔触细腻,通过“储精诚”三个字,把人们祈雨的诚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缫茧齐头丝卷白,插秧随手稻翻青。”通过对缫茧和插秧的描绘,生动展现了农村繁忙的劳动场景。同时,丝卷白和稻翻青的意象,也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颈联“行篘秫酒酣天禄,益长香芽发地灵。”进一步描绘了丰收后的喜庆场景,人们酿造美酒,享受上天的赐福,而大地也孕育出了更多的生机。 尾联“守令爱民须表里,君其为纬我为经。”则是诗人对守令爱民精神的赞美。这里,诗人以经纬作比,表达了君臣一心,共同治理国家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祈雨、丰收、酿酒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表达了对守令爱民精神的赞美。诗人的笔触细腻,意象生动,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农村的生活气息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创作背景
《次韵酬李通江》是宋朝诗人冯伯规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从宏观的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产生于宋朝,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这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和灵感源泉。 其次,从具体的个人背景来看,冯伯规与李通江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他们相互酬唱,以诗词表达彼此的思念和情感。这首诗便是冯伯规为了回应李通江的诗作而创作的,以表达他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 综上所述,《次韵酬李通江》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历史背景和个人背景两个方面,体现了冯伯规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诗词关键字: 齐头 插秧 丰年
相关诗词
  • 1
    [宋]
    举宗南渡日,相恃得元戎。
    谱系通江左,家声愧洛中。
    一捧埋宝剑,三锡负彤弓。
    谁念辕门士,哀歌彻昊穹。
  • 2
    [明]
    长干里,金铺夹兰戺。
    陵树苍苍控石城,淮流湜湜通江水。
    廿年高卧东山庐,一朝更踏西京市。
    马上耽游期不顾,缓辔微吟日将暮。
    都人观者语道傍,白头何自始为郎?
    莫恨汉家今用少,须看止辇拜冯唐。
  • 3
    [宋]
    小筑危亭聚石淙,清溪环绕不通江。
    栽成傲骨梅千树,呼出栖云鹤一双。
    垂钓艇乘新涨水,摊书光借夕阳窗。
    动名事事皆堪避,祇有诗情未肯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