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官塘竞渡》

长江百里浓于醅,天风吹作云涛堆。
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
今人不识灵均意,祗作龙舟多竞渡。
汨罗旧事付苍烟,空有遗歌写哀些。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长江风景,并怀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诗。诗人以浓厚的感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和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现代人遗忘屈原精神,只重视物质享受的悲哀。 首联“长江百里浓于醅,天风吹作云涛堆”,以浓郁的诗意描绘了长江的雄浑壮阔,如同浓酒一般醇厚,天风吹过的江面波涛翻滚,堆叠如云。这一联的描绘生动且富有视觉冲击力,展现了长江的磅礴气势。 颔联“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自己家乡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两两龙舟竞相争渡,喧嚣热闹。这一联通过描绘节日的喜庆氛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颈联“今人不识灵均意,祗作龙舟多竞渡”,诗人表达了对现代人遗忘屈原精神的悲哀。现代人只看到了龙舟竞渡的热闹,却忽视了这背后的屈原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这一联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遗忘的忧虑。 尾联“汨罗旧事付苍烟,空有遗歌写哀些”,诗人以苍烟比喻历史的遗忘,汨罗江上的旧事已经随风消散,只有屈原的遗歌还在传达着他的哀思。这一联的描绘充满了诗人的感慨和怀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对长江、端午节和屈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和历史的深深敬仰和怀念。同时,诗人对现代人遗忘传统文化的忧虑,也使我们深思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创作背景
《官塘竞渡》是宋朝诗人郑瀛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这首诗就是描绘了这一热闹场景。诗人通过对竞渡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示了人们奋勇争先、激情四溢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关键字: 竞渡 云涛 今人
相关诗词
  • 1
    [宋]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
    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
    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
    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
    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
    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
    纨扇新裁冰雪余,清风不隔纻罗疏。
    飞升漫写秦公子,荣谢应怜汉婕妤。
    渺渺金河入禁垣,渐台雨过碧波翻。
    共传太液龙舟稳,不似南方竞渡喧。
  • 2
    [唐]
    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
    南山倒影从云落,北涧摇光写溜回。
    急桨争标排荇度,轻帆截浦触荷来。
    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
  • 3
    [唐]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