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怀》

惠连初擬赋秋怀,病束慵缠几未谐。
湿叶随丹明晚堑,破云拖粉露晴崖。
先甘衰落归双髩,已觉清凉入百骸。
试枕离骚校闲品,竹烟杉籁满萧斋。
作品赏析
这是描写秋天的诗歌,很美的意境。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读一下吧。 首先,诗的第一句“惠连初擬赋秋怀,病束慵缠几未谐。” 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期待,期待着能够像惠连一样,赋诗表达对秋天的感受。然而,由于疾病的束缚和慵懒的缠绕,他未能如愿以偿。这里使用了“病束”、“慵缠”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 “湿叶随丹明晚堑,破云拖粉露晴崖。”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湿叶在晚霞中显得更加红艳,破云带着露珠在晴朗的山崖上显得格外清新。这里的“随丹”、“拖粉”等词,形象地描绘了秋叶和露珠的色彩,给人一种生动、鲜明的视觉感受。 “先甘衰落归双髩,已觉清凉入百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衰落的看法,他认为衰落是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感到一种清凉的感觉从身体各处传来。这里的“先甘”、“已觉”等词,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衰落的接受和欣赏。 “试枕离骚校闲品,竹烟杉籁满萧斋。”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秋天读书的场景,他尝试着用《离骚》来品味秋天,感受竹烟杉籁充满萧斋的氛围。这里的“试枕”、“满萧斋”等词,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秋天读书的闲适和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读书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衰落的接受和欣赏,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感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秋怀》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年),林逋从三乡镇移居到登封,生活相对安定。然而,当时战争的形势日益险恶,蒙军主帅木华黎率领大军包围太原,并攻破濠垣,整个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诗人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怀念沦陷的故乡,心中抑郁难平,因此创作了这首诗。在诗中,他以候虫和寒鹊自喻,抒发了流落他乡的凄凉苦闷和对于家乡的殷切怀念。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上一首
《秋怀》
诗词关键字: 离骚 衰落
相关诗词
  • 1
    [唐]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去壮暂如翦,来衰纷似织。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
    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老骨坐亦惊,病力所尚微。
    虫苦贪剪色,鸟危巢焚辉。
    孀娥理故丝,孤哭抽余思。
    浮年不可追,衰步多夕归。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
    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疏梦不复远,弱心良易归
  • 2
    [唐]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
    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
    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 3
    [清]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
    每到三更素商泻。
    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
    谁复怜卿者?
    酒醒后、槌床悲诧。
    使气筵前舞甘蔗。
    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