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东郭舟中》
自在眠沙鸟,参差入郭舟。 山林吾计拙,天地此身浮。 晓气成云住,晴波杂雾流。 揽衣疑厚薄,十月暖如秋。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首联“自在眠沙鸟,参差入郭舟”,以自由的沙鸟和参差的舟只入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悠然自得的态度。
颔联“山林吾计拙,天地此身浮”,诗人以“山林”代表自然,“天地”代表宇宙,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大自然和宇宙时的无力感和渺小感,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
颈联“晓气成云住,晴波杂雾流”,以晓气成云,晴波杂雾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热爱。
尾联“揽衣疑厚薄,十月暖如秋”,以诗人对衣物的疑惑,表达了十月天气如秋的暖意,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入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诗句流畅,意境深远,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生活的理解。
|
创作背景
《秀州东郭舟中》是明朝诗人道原法师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道原法师的舟行经历有关。诗人通过描绘在秀州东郭舟中所见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舟行生活的感慨。
根据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诗人当时正乘舟行驶在秀州的东郭水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的“孤舟”、“微风”、“流水”等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舟行生活的独特感悟。
总之,《秀州东郭舟中》的创作背景与道原法师的舟行体验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有关,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相关诗词
-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
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
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
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
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
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
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余兴,到家弹玉琴。
-
连墙东郭倦追寻,高卧毗耶老病侵。
自愧屠龙真拙技,漫令吾子费千金。
-
八月木荫薄,十叶三堕枝。
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
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
荣华忽消歇,四顾令人悲。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
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
无言鬓似霜,勿谓发如丝。
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