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四明十题其二·龙隐潭》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老龙及其周围环境的诗,给人以一种神秘而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老龙恋潭、吐涎、吹腥等生动景象,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野性的生命力和自然的韵味。 首句“老龙恋潭窟”中的“恋”字,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老龙以人类的情感,生动地描绘出了老龙在潭窟中栖息的景象,展现了老龙对居住环境的依恋。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想象力,又充满了诗意。 次句“不雨亦不云”描绘了天气的状况,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季节,但通过这种描述,可以感受到一种闷热、潮湿的氛围,为下文的描绘铺垫了背景。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这两句,诗人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生动地描绘了老龙的生动形象和生活的环境。吐涎、吹腥的描述,使得老龙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真实和生动。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这两句,运用了动态的描绘手法,通过疾雷、鱼鳖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幻和生机。同时,也暗含了老龙坚韧不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老龙及其生活环境的生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韵味。
创作背景
《四明十题其二·龙隐潭》是宋朝诗人释昙颖所作的一首诗。四明,即四明山,地处浙江省宁波市,这座山是佛教名山,释昙颖在此地创作这首诗,很有可能是在游览四明山时,被龙隐潭的美景所触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至于具体的创作背景,如是否有什么特定的事件或情感触发,由于历史记载不详,我们已无从知晓。但我们可以从诗的内容来推测,诗人可能对大自然的景色有所感悟,或者对龙隐潭的传说和历史有所思考,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和推测,如有更确切的创作背景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询问语文老师。
诗词关键字: 鱼鳖
相关诗词
  • 1
    [唐]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 2
    [元]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
    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
    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 3
    [宋]
    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回波击画船。
    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鵾弦。
    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