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岁杪潘景升过海虞夜集受之内翰斋头得歌字》

好音良晤几蹉跎,不意高斋此夜过。
丛竹径幽霜气薄,疏梅香冷月痕多。
寻芳往事樽前语,脱草新诗烛下歌。
二十年来枯寂甚,已无残梦到松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诗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人生的起伏,以及友谊的温暖。 首联“好音良晤几蹉跎,不意高斋此夜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重逢,感慨时光流逝,有些错过的美好时光已经无法挽回,但今夜能在高斋相聚,又让人感到意外和惊喜。 颔联“丛竹径幽霜气薄,疏梅香冷月痕多。”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竹林小径幽静,霜气微薄,疏落的梅花散发着清冷的香气,月光洒下,留下的痕迹颇多。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冷清、幽静的氛围。 颈联“寻芳往事樽前语,脱草新诗烛下歌。”回忆了过去的欢乐时光,曾经在酒樽前交谈,寻找美好的事物,现在则在烛光下创作新诗,歌颂生活。这一联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二十年来枯寂甚,已无残梦到松萝。”表达了诗人二十年来的孤独和寂寞,已经没有残余的梦想牵挂在松萝之上了。这一联流露出诗人的沧桑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回忆往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自然,韵律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美感和享受。
创作背景
《岁杪潘景升过海虞夜集受之内翰斋头得歌字》是明代文学家等慈润公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岁末潘景升过海虞,夜晚在内翰的书斋集会时的场景。从诗题可以看出,这场集会是在一次岁末的时候,地点是在海虞,而且是在内翰的书斋中进行的。 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因为等慈润公与潘景升、内翰等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在一起进行文学交流。岁末之际,潘景升从海虞过来,与等慈润公等人在内翰的书斋中共聚一堂,吟诗作赋,表达了他们对友谊、文学和生活的热爱。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根据相关历史文献或诗人传记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诗词关键字: 梅香 不意 新诗
相关诗词
  • 1
    [宋]
    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
    又不见颖师浮云操,不是昌黎谁品藻。
    伯牙千古颖无人,此心此操谁重陈。
    折扬黄华笑哑哑,寥寥太古风无淳。
    钱唐君别二十载,江南江北情如海。
    吴霜半梁鬓边丝,朗吟浩荡殊未艾。
    十年尊酒又逢君,行歌流水弦浮云。
    在自大古,雅澹飘逸思不群。
    能言名山大川壮丽可怪处,收拾胸中为一部。
    归来历历写瑶琴,一种风气传千古。
    又言黄河泰华六合之内不胜游,何如九州之内更九州。
    抱琴飘飘风万里,曾是天涯海角头。
    当时此琴
  • 2
    [宋]
    越人生长泽国兮,其操舟也若神。
    有习流之二千兮,以沼吴而策勋。
    寻笠泽以潜涉兮,北渡淮而会盟。
    擅航乌之长技兮,水犀为之逡巡。
    浮海救东瓯兮,有握节之严助。
    治船习水战兮,荣长锦於买臣。
    渡浙江而誓众兮,会稽之内史。
    率水棹以拒战兮,凌江之将军。
    坐大船若山兮,公苗山阴之杰。
    汎波袭番禺兮,季高永兴之人。
    想万艘之竝进兮,纷青龙与赤雀。
    风帆儵忽千里兮,驾巨浪如飞云。
    今竞渡其遗俗兮,习便駊以捷疾。
    观者动心骇目兮,相杂袭如鱼鳞
  • 3
    [元]
    分明道,不离黑铅中。
    领取五行寻药体,五行之内觅金公。
    法象在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