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咏图·宿清江小舍》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清江小舍周围的景色,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宁静生活的喜爱。诗中以“菰叶青青绿荇齐”来描绘江水旁边的景色,绿色的菰叶和荇菜在江水的映衬下显得特别鲜艳。这种生动的色彩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清江之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也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
《十咏图·宿清江小舍》是明朝画家张维的作品,创作背景主要基于宋熙宁五年(1072年)的一场集会。在这次集会上,张维的父亲张先邀请了吴兴太守马大卿等六位老友在南园聚会,各人皆赋诗以纪。其中,张先所作的一首七律《吴兴太守马大卿会六老于南园人各赋诗》的最后两句“它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给张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年后,出于对父亲的怀念和对那次美好集会的回味,张维决定以画作来再现当时的场景和情感,这便有了《十咏图》系列作品,其中包括《宿清江小舍》这一幅。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清江小舍的宁静与雅致,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画作的相关介绍资料,或者咨询艺术行业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小庵小舍小丛林,土地何须八九人。
若解轮番来打供,免教碎作一堆尘。
-
初来淮阳春已晚,下里数楹聊寝饭。
此邦花时人若狂,我初税驾游独懒。
任王二君真解事,来致两盘红紫烂。
天姝国艳照蔀屋,持供佛像安敢慢。
江湖逢春岂无花,格顽色贱皆可拣。
誓观中州燕赵态,一洗千里穷荒眼。
风波历尽还故郡,此愿谁知辄先满。
那知中夕忽凛烈,卧拥牛衣眠失旦。
名园泥淖安可入,坐借残芳风雨散。
东邻夫子亦嗜酒,卧听午鸡方起盥。
晴明犹及一寓目,我老尚能挥大盏。
-
路边小舍静无泥,风入松杉绿满枝。
溪抱回堤山抱屋,舟藏曲港竹藏篱。
主人野性留应懒,倦客闲情去輙迟。
内讼尘埃犹仆仆,厚颜如奉北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