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首座昇大师赴西京知教门事》

高论弥天四海闻,久为龙象主空门。
雪峰传法称开士,麟殿谈经奉至尊。
香满赐衣归洛社,苔封丈室寄梁园。
梵书贝叶应携去,斋罢与谁相对翻。
作品赏析
这首诗《高论弥天四海闻》是一首对高僧的赞扬和敬仰之情的诗。 首先,诗中描述了这位高僧的言论和影响力达到了天际四海,无处不在。这表达了他在佛教界和社会的广泛影响力。 接着,“雪峰传法称开士,麟殿谈经奉至尊。”这两句诗描绘了这位高僧的修行和智慧。他通过传授法门(即传授佛法)被称为大师,在麟殿(可能指佛教寺院)中为至尊(可能是指皇帝或尊贵的客人)讲解经文。 “香满赐衣归洛社,苔封丈室寄梁园。”这两句诗描绘了这位高僧的离世和纪念。他被赐予了佛衣(可能是指佛法传承的象征),并回到洛社(可能指他的故乡或修行地)安息。而他的禅室(丈室)被苔藓覆盖,被寄放在梁园(可能指另一个修行地或寺庙)。 最后,“梵书贝叶应携去,斋罢与谁相对翻。”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这位高僧的怀念和对佛教经典的敬仰。即使他离开了,但他的教诲和精神仍然在梵书贝叶(佛教经典)中流传下去。在结束斋戒后,诗人会与谁相对思考这些教诲呢?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敬仰和对佛教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僧的描述和纪念,表达了对这位高僧的敬仰和佛教的深深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怀念和对佛教经典的敬仰之情。
诗词关键字: 弥天 高论 空门
相关诗词
  • 1
    [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2
    [魏晋]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3
    [唐]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
    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旂。
    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
    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
    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祇炜烨摅景光。
    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彼汾这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
    棹歌微吟彩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
    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
    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
    自从天子向秦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