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刘延叟》

弱龄志登涉,壮即远行游。
名山忍偏压,书剑多迟留。
我思在锦水,木落巴山秋。
愿随蛾眉月,影入平羌流。
孤冰何处鹤,清唳寒云愁。
赏心隔欢爱,怅望烟峦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行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弱龄志登涉,壮即远行游”描绘了诗人在年少时就立志要遍览名山大川,壮年时便开始了远游生涯。这展示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壮志凌云的豪情。 “名山忍偏压,书剑多迟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游历名山大川时,常常被美景所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留连忘返。这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我思在锦水,木落巴山秋”中,诗人开始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锦水和巴山是他的家乡,而“木落巴山秋”则描绘出秋天的巴山,树木落叶,一片萧瑟之景,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愿随蛾眉月,影入平羌流”一句,诗人借助蛾眉月和平羌流的意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希望能像月光一样,随着江水流入家乡。 “孤冰何处鹤,清唳寒云愁”一句,诗人借助鹤和寒云的意象,表达了他独自在外的孤独和忧愁。 最后两句“赏心隔欢爱,怅望烟峦稠”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心生怅惘,无法全心欣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寄刘延叟》是宋朝诗人郭贽创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作者对好友刘延叟的思念和牵挂**。郭贽以诗歌来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谊,通过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生活境况的关心与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孤独与悲凉,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友情的可贵。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资料。
下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蛾眉月 偏压 蛾眉
相关诗词
  • 1
    [唐]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
    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
    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 2
    [唐]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
    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
    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 3
    [唐]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
    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良持。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
    彼美参卿事,诏连求友诗。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