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善卷坛》

几到坛边登阁望,因思遗迹咏今朝。
当时若为重华出,不是先生傲帝尧。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属于一种怀古诗,即通过对历史遗迹或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思考和感慨。 逐句分析如下: 首句“几到坛边登阁望”,通过“坛边登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探寻和敬仰,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次句“因思遗迹咏今朝”,“因思”二字承上下,由古迹引发诗人的思考,进而“咏今朝”,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末两句“当时若为重华出,不是先生傲帝尧”,运用了历史典故,通过假设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这里提到的“重华”和“先生”都是对历史人物的指代,而“傲帝尧”则揭示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解读。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诗人在咏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性的理解。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品味,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创作背景
蔡崑的《善卷坛》是一首以历史遗迹善卷坛为背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善卷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善卷先生是古代的一位贤士,他因为不愿意出仕而隐居山林。据传,他曾经在此地筑坛讲学,因此留下了这个遗迹。诗人在游览善卷坛时,感受到了善卷先生的高尚品格和卓越的才华,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他。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词关键字: 为重 遗迹 先生
相关诗词
  • 1
    [明]
    善卷让位寻丹丘,逍遥居此岩之幽。
    玉山宝房开瑰丽,茅茨土阶宁足留。
    重岩磅礴启三洞,下为邃室高为楼。
    楼疑蜃气化成阙,丹青缭绕虹霓浮。
    室是白龙潜作藏,含精砥宝多琳镠。
    中隆旁杀若覆鬲,气蒸乳滴同悬旒。
    瑶缸璧拱互照映,交楣复壁相连句。
    楼中百兽恣腾掷,怒猊渴虎凌飞虬。
    亭亭玉柱贯当轴,狂怪未散掣其钩。
    盐堆皛皛米崇廪,仙田作亩谁所耰。
    室邃九门邃且珝,下受玉液流金沟。
    飞流喷薄走户下,笙镛间作交鸣球。
    潴为尾闾深莫渡,龙宅南隩司陈收
  • 2
    [唐]
    几到坛边登阁望,因思遗迹咏今朝。
    当时为有重华出,不是先生傲帝尧。
  • 3
    [唐]
    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
    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
    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蔡崑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