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伤时二首(一作宋郊)》

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亲。
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
大方载群物,先死有常伦。
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太空流素月,三王何明明。
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
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哀伤、悲愤和对社会不公感慨的诗。作者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内心的痛苦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篇,“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亲。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描绘了诗人在宋郊徘徊,不见亲人,独立伤心,悲风从孟津吹来的场景,给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这里的“悲风”意象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也暗示了社会的悲凉。 接着,“大方载群物,先死有常伦。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诗人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描绘,反衬出人类社会的残酷和不公。虎豹不相食,而人类却存在人吃人的现象,这种悲哀的社会现象令诗人痛心疾首。 然后,“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太空流素月,三王何明明。”诗人通过对天道、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接受。虽然世道如此,但天空中的素月和三代明王仍然存在,给了诗人一些慰藉。 最后,“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起伏的深刻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伤时二首(一作宋郊)》是唐朝诗人孟云卿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唐朝的社会状况和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这样的时代背景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孟云卿本人也亲身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动荡,对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切的体会。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 因此,《伤时二首(一作宋郊)》的创作背景可以归结为唐朝社会动荡、国家衰败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孟云卿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关键字: 天道 贤愚 悲风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