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光禄》
荷巾蕙带日倘佯,犹忆先朝尚食忙。 万石家风承内史,一门叔父有中郎。 歌徵桃叶双鬟艳,酒布兰生百味香。 重恐干旄烦守相,扶筇多在果园坊。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生动而丰富的感觉,充满了对生活的回忆、感慨和赞美。诗人以荷巾蕙带的形象,表现出一种潇洒、优雅的气质,同时通过回忆先朝的尚食,展示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万石家风承内史,一门叔父有中郎”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家族荣耀和传统的自豪,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对家族历史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在诗中表现为一种敬仰和尊重,使人感到诗人的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历史。
“歌徵桃叶双鬟艳,酒布兰生百味香”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诗中的“歌徵桃叶”和“酒布兰生”,既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是诗人对生活的赞美。这种赞美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深满足。
最后的“重恐干旄烦守相,扶筇多在果园坊”,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地位的淡然态度,他更愿意在果园坊中扶筇漫步,享受生活的宁静与恬淡。这种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既显示出诗人的高尚品质,也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怀念和赞美,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对家族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理解的深厚感情。
|
创作背景
《寄王光禄》是明朝邓渼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人际交往:诗题中提到的“王光禄”应该是邓渼的一位朋友或同僚,很可能他们之间有深厚的交情或有一些往来经历,这些人际关系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情感基础和创作灵感。
2. 社会背景:明朝时期,文学繁荣,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被广泛用于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同时,明朝也实行文官制度,许多文人都有在官场中任职的经历,这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综上所述,《寄王光禄》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邓渼和王光禄的交往经历、明朝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
-
五柳先生门作开,宅边植杖久徘徊。
陌头遥认颜光禄,诘旦先乘瘦马来。
-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