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

需头章薦重,方底诏除荣。
人比鸣琴令,官参梦马卿。
菰烟吴地景,涛鹭浙江程。
美政应天报,姚虞旧俗清。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高雅、庄重的感觉,充满了对官职、美景和政治清明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需头章薦重,方底诏除荣”描绘了获得官职的庄重过程,通过“需头章薦”和“方底诏除”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威严和尊重。“人比鸣琴令,官参梦马卿”则用比喻的方式,将人与鸣琴令相比,官与梦马卿相参,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崇高敬仰。 颔联“菰烟吴地景,涛鹭浙江程”则用浓墨重彩描绘了吴地和浙江的美景。通过“菰烟”和“涛鹭”的描绘,让人仿佛能看到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颈联“美政应天报,姚旧俗清”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赞美。通过“美政应天报”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政治清明、顺应天意的氛围,而“姚虞旧俗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政治清明的氛围。 整首诗在词汇选择上精致典雅,意象运用娴熟自如,既有对现实场景的描绘,也有对政治清明的期盼。在句式结构上,这首诗平整对称,给人一种整齐美感。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期盼的诗,既表达了对官职、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创作背景
《送余姚知县陈最寺丞》是宋朝诗人庞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1. 友人赴任:这首诗是庞籍为了送别友人陈最寺丞赴任余姚知县而作。在古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祝愿,这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2. 对友人的期许与祝愿:诗中表达了庞籍对陈最寺丞赴任的期许和祝愿。他希望陈最寺丞能够在余姚知县任上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百姓。 综上所述,《送余姚知县陈最寺丞》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基于友人赴任和对友人的期许与祝愿。
诗词关键字: 旧俗
相关诗词
  • 1
    [元]
    黄召风虔,盖下丽春园。
    员外心坚,使了贩茶船。
    金山寺心事传,豫章城人月圆。
    苏氏贤,嫁了双知县。
    天,称了他风流愿。
  • 2
    [清]
    村甿终岁不入城,入城怕逢县令行。
    行逢县令犹自可,莫见当衙据案坐。
    但闻坐处已惊魂,何事喧轰来向村。
    锒铛杻械从青盖,狼顾狐嗥怖杀人。
    鞭笞榜掠惨不止,老幼家家血相视。
    官私计尽生路无,不如却就城中死。
    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
    可怜县令窜何处?
    眼望高城不敢前。
    城中大官临广堂,颇知县令出赈荒。
    门外甿声忽鼎沸,急传温语无张皇。
    城中酒浓馎饦好,人人给钱买醉饱。
    醉饱争趋县令衙,撤扉毁阁如风扫。
    县令深宵匍匐归,奴颜囚首销凶威
  • 3
    [宋]
    事业文章属当家,刃游余地宰金沙。
    挽回凶岁作丰稔,安集流民绝叹嗟。
    两载秋霜威盗贼,一犁春雨沃桑麻。
    宽民实意言难尽,胜种河阳满县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