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沧州呈州官》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海边城市风光画卷。首句“遥看沧海城”,展示了诗人从远处眺望大海边的城市的场景,既体现了城市的位置,又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接着,诗人描绘了城市的近景:“杨柳郁青青”。通过“杨柳”和“青青”两个词汇,生动地描绘了城市的春意和生机,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杨柳繁茂、绿意盎然的景象。
然后,诗人的视线转向了城市中的人群:“中央一群汉,聚坐打杯觥。”这里的“一群汉”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场景,而“聚坐打杯觥”则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开怀畅饮、欢乐相处的情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海边城市的美丽风光和人们的欢乐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同时,通过远近、动静的结合,使得诗中的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初到沧州呈州官》是唐朝诗人权龙褒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权龙褒被任命为“左拾遗”这一历史事件有关。“左拾遗”是一个从八品以上的谏官,主要负责向皇帝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和意见。然而,权龙褒在担任这一职位期间,因为上疏救房琯,触怒了肃宗,从而被肃宗疏远。
据了解,这首诗是权龙褒在乾元元年(758年)暮春任“左拾遗”时写的,而到了那年六月,他果然受到了处罚,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写此诗到被贬,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样的历史背景,为这首诗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思考。
权龙褒借写沧州景物的荒凉败坏以哀时,表达了对唐朝因政治腐败而酿成的祸乱的悲痛之情。
相关诗词
-
-
夙有沧州趣,云扃梦几回。
临深疑地尽,望远觉天开。
月涌冰轮出,涛翻雪阵来。
无机同海客,鸥鸟莫相猜。
-
潞河数百里,家家悬柳枝。
言自春至夏,雨泽全未施。
燥土既伤禾,短苗不掩陂。
辘轳干以破,井涸园菜萎。
旧米日增价,卖者尚犹夷。
贫者止垄头,怅望安所之。
还视釜无烟,束腰相对饥。
欲贷东西邻,邻家先我悲。
且勿计终年,胡以延此时?
树未尽蒙灾,争走餐其皮。
门外兼催租,官府严呼追。
大哭无可卖,指此抱中儿。
儿女况无多,卖尽将何为?
下民抑何辜,天怒乃相罹,下民即有辜,天恕何至斯!
视天非梦梦,召之者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