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郊回仗》
传警千门寂,南郊彩仗回。 但惊龙再见,谁识日双开。 德泽施云雨,恩光变烬灰。 阅兵貔武振,听乐凤凰来。 候刻移宸辇,遵时集观台。 多惭远臣贱,不得礼容陪。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皇家典礼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对皇室威严与恩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身为远臣无法亲身参与其中的遗憾。
首联“传警千门寂,南郊彩仗回”描绘了典礼开始前的寂静场景,以及南郊典礼现场的彩仗队列。颔联“但惊龙再见,谁识日双开”用龙和日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皇家的威严和光辉。
颈联“德泽施云雨,恩光变烬灰”赞美了皇室恩泽如雨露普降,光芒万丈。尾联“阅兵貔武振,听乐凤凰来”描绘了阅兵的场景,赞美了士兵的英勇和音乐的优美。
最后两句“候刻移宸辇,遵时集观台。多惭远臣贱,不得礼容陪”表达了诗人对典礼的期待和对无法亲身参与的遗憾。整首诗用词华丽,意象丰富,生动地展现了皇家典礼的威严和壮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敬仰和遗憾之情。
|
创作背景
《观南郊回仗》是唐朝诗人薛存诚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观看南郊祭祀回仗的场景。南郊祭祀是古代皇帝祭天的重要活动,回仗则是祭祀活动结束后,队伍返回宫城的盛大仪式。
创作背景方面,唐朝时期,南郊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典礼,备受重视。诗人薛存诚作为朝廷官员,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一盛大的仪式。他通过这首诗,详细描绘了祭祀回仗的场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庄严肃穆的神灵、以及参与祭祀的官员们的威严和庄重。通过这些描绘,诗人展示了唐朝盛世的繁荣景象,以及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综上所述,《观南郊回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时期的南郊祭祀活动,诗人薛存诚通过观察和感受,创作了这首描绘盛大仪式、展现国家繁荣的诗篇。
相关诗词
-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
陆行尽服岚霞气,水宿频吞虬蜃涎。
晨仰际峰观拥日,暮看临海泊来船。
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
-
大路调仙驭,朱旗列禁城。
帝牛三月系,田烛九衢明。
日并龙旒出,山将彩旄迎。
横汾卑汉咏,禋祀秉皇情。
-
紫陌鸡鸣远报晨,百官朝罢出枫宸。
龙旗夹道先传警,凤辇行春不动尘。
礼乐幸逢全盛日,耕桑俱是太平人。
千门万户东风暖,胜里金花剪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