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摸鱼儿·枕寒流》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
箫韶已矣。
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


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
年来声誉休废。
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
时有几。
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
兴亡过耳。
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
作品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写登台所见的景象,下片抒发怀古之情,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南宋局势的忧虑。 起首三句写登台所见,“枕寒流”写台之所在,“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写台之高耸,这里化用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接着“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两句,借用唐代诗人李白的典故,表达了历史沧桑、文人墨迹消逝的感慨。 “愁思里”三字,引出下面的抒情。“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是说自己想向山灵诉说心中的愁思,却又羞于齿。“箫韶已矣”,借用《论语》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三句,以景结情,描绘了风摧竹实、雨瘦梧桐的萧瑟景象,与上文的“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形成鲜明对比。 下片抒怀古之情。“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借用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年来声誉休废”,是说近年来自己的声誉渐渐消逝。“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两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对故人的思念。“时有几。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是说现在时机已经不多,即使凤凰离去、台阁空虚,也要频繁地来此游览,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 “兴亡过耳”,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淡然态度,“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以景结情,表达了对于历史沧桑、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消沉。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和怀古之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南宋局势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创作背景
《摸鱼儿·枕寒流》是宋代词人梁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写登楼所见,抒发了作者寄寓乡思亲情于江水,对国事不堪回首的忧愤之情。词的写作背景是宋朝与金朝的战争,以及宋朝内部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词人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愤。
诗词关键字: 变新 愁思 兴亡
相关诗词
  • 1
    [宋]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㲯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
  • 2
    [唐]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
    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
    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
    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
    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
    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
    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余兴,到家弹玉琴。
  • 3
    [宋]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