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
昨日定今日不定,正令已行皆逐正。 卓下灵山皂纛旗,百万麾军皆乞命。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军事行动和战争场面的诗。诗中的语言充满了动感和力度,给人一种热血沸腾、激昂慷慨的感觉。
首句“昨日定今日不定”,表现了战争的瞬息万变和不确定性。昨日还确定的战局,今日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战争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次句“正令已行皆逐正”,表达了军令如山、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军事原则。一旦命令下达,所有将士都要按照规定行动,这体现了军事行动的严谨性和纪律性。
接着,“卓下灵山皂纛旗”,描绘了战旗高扬、战鼓隆隆的战争场面。皂纛旗高高飘扬在灵山之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斗志。
最后一句“百万麾军皆乞命”,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百万大军都在乞求生命,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体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忠诚。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忠诚。诗歌的节奏紧凑、激昂慷慨,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勇将士的敬仰。
|
创作背景
**《颂古》的创作背景与佛教的教义和思想有关**。释德淳是一名佛教禅师,他的诗歌作品通常与禅宗的思想和教义有关。禅宗强调直观心性、见性成佛,倡导通过坐禅冥想等方式来达到开悟的境界。因此,《颂古》这首诗可能是释德淳在坐禅冥想的过程中,对佛教教义和思想的感悟和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经历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