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崇教大师回天台》

碧云高价彻天涯,珪璧清无一点瑕。
双阙再承新雨露,三吴重赏旧烟霞。
水轩散味朝贤句,松院分尝御府茶。
闻说赤城终未见,画图何日寄京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碧云高价彻天涯,珪璧清无一点瑕”,用碧云和珪璧比喻主人公的品格高尚,清白无瑕。“彻天涯”三字描绘出一种广阔无垠的景象,使人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志向。 颔联“双阙再承新雨露,三吴重赏旧烟霞”,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双阙”指宫殿,“新雨露”象征着恩泽和祥和,“三吴”则泛指江南美景,“旧烟霞”象征着往日的美好回忆。 颈联“水轩散味朝贤句,松院分尝御府茶”,通过对庭院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优雅的生活情趣和闲适的生活态度。“水轩”和“松院”充满了诗意和画意,“朝贤句”和“御府茶”则表达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生活品味。 尾联“闻说赤城终未见,画图何日寄京华”,通过对远方景物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赤城”指远方的神秘之地,“画图何日寄京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美景分享给更多人的愿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庭院生活和远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高尚品格和优雅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追求。
创作背景
**《送崇教大师回天台》是宋朝诗人阮思道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送别崇教大师回天台有关**。崇教大师是一位佛教高僧,阮思道与他交往甚密。当崇教大师准备回到天台(今浙江天台山,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时,阮思道写下此诗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送别之情。诗歌中可能描绘了天台山的美景,以及诗人对高僧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结合阮思道的生平、时代背景及其与崇教大师的关系来深入分析。
诗词关键字: 烟霞 重赏 画图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
    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
    诗怀如海,怒浪滔滔。
    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
    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
    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
    江淮斤运,砌玉浮雕。
    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
    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
  • 2
    [唐]
    云度龙山暗倚城,先飞淅沥引轻盈。
    素娥冉冉拜瑶阙,皓鹤纷纷朝玉京。
    阴岭有风梅艳散,寒林无月桂华生。
    剡溪一醉十年事,忽忆棹回天未明。
  • 3
    [近代]
    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
    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