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律中应钟》

律穷方数寸,室暗在三重。
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
商声辞玉笛,羽调入金钟。
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
望鸿南去绝,迎气北来浓。
愿托无凋性,寒林自比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季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寒冷的季节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向往高尚品质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律穷方数寸,室暗在三重”描绘了冬季的寒冷和阴暗,用“数寸”和“三重”形象地表现了寒冷的程度和室内光线的暗淡。接着,通过“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表达了季节的更替,秦正节的到来预示着冬天的正式开始。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商声辞玉笛,羽调入金钟”进一步描绘了冬季的气氛,玉笛的商声和金钟的羽调相互交织,给人一种寂静而又庄严的感觉。然后,通过“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描绘了冬季的自然景象,树叶上翻滚的霜花和水面凝结的薄冰,形象地表现了冬天的寒冷。 在最后两句“望鸿南去绝,迎气北来浓”中,诗人通过描绘鸿雁南飞和北方寒气的到来,进一步强调了冬季的到来。而“愿托无凋性,寒林自比松”则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不畏严寒的精神,希望像松树一样在寒冷的冬季中屹立不倒。 整首诗通过对冬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寒冷的季节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向往高尚品质的情感,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律中应钟》是唐朝诗人裴次元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作为当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裴次元作为唐朝的诗人,其诗歌创作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 此外,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还与裴次元的生活经历和心境有关。他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夜晚,听到钟声响起,感受到了秋天的寒凉和岁月的流逝,从而产生了创作这首诗的灵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调入
相关诗词
  • 1
    [隋]
    [圜钟为宫]吉日壬祭,律中应钟。
    国有故常,北郊迎冬。
    乃藏祀事,必祗必恭。
    明默虽异,感而遂通。
  • 2
    [明]
    嘹亮城头角吹长,五更声落戍楼霜。
    铜符昼戟新开府,白草黄榆旧战场。
    万马风生朝凛冽,九旗星闪夜辉煌。
    元知纪律中原胜,未许骄夷敢跳梁。
  • 3
    [宋]
    好个马山居士,功名富贵浮云。
    庵儿侧傍万杉阴。
    烟里时横小艇。
    律中林锺将半,华堂寿斝频斟。
    声声齐祝百千龄。
    坐看云仍贵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