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偈九首》

浮云散尽狂波止,天上玉蟾水底圆。
皎洁迥然通湛寂,此时消息若为传。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让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首句“浮云散尽狂波止”描绘了一幅天空清朗,水面平静的景象。这里的“浮云”和“狂波”象征着人生的纷扰和波折,而“散尽”和“止”则表达了这些困扰的消失和平息,营造出一种宁静、澄明的氛围。 次句“天上玉蟾水底圆”进一步描绘了天地间的美景,玉蟾在天上,影子投映在水底,形成圆满的形态。这里的“玉蟾”象征着美好和纯洁,“水底圆”则表现了影子的完整,也隐喻着事物内在的完美和圆满。 第三句“皎洁迥然通湛寂”通过对光影的描绘,展现了清澈透明、静谧无垠的意境。“皎洁”形容光明洁净,“迥然”表示远离尘嚣,“通湛寂”则表达了通向深邃寂静的境界。 结句“此时消息若为传”则以疑问作结,含蓄而深沉。这里的“消息”可以理解为信息、音讯,也可以理解为生命的示或宇宙的奥秘。“若为传”则表达了传递、分享的含义,同时也暗示着这种启示或奥秘是难以言传的,需要人们自己去体验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天地间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释惟清的《偈九首》是在北宋灭亡,作者流落江南之时创作的**。面对破碎的山河,作者满腔悲愤,无可发泄,只能寄情于诗词。这首词用江南清明之美景来衬托对故国(北宋)灭亡之悲情,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和对故国的思念。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或相关文献中查找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浮云 消息
相关诗词
  • 1
    [宋]
    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
    更将何物演真乘,六六元来三十六。
  • 2
    [宋]
    古佛不到处,诸人共用。
    诸人不到处,古佛同参。
    同参共用如何显,种田博饭机非浅。
    因思昔日老师言,三界本无何无免。
  • 3
    [宋]
    无人知。
    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