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赐云泉额。 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曾栖几禅伯。 荒碑字没莓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经年别故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寺庙景色,借助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敬仰。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近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赐云泉额”,描述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寺庙靠近吴溪和越峰,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美。前朝皇帝恩赐“云泉”匾额,显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和曾经的荣耀。 颔联“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曾栖几禅伯”,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和寺庙的历史。晴天时,从竹林中可以看到高高的雁塔,而石室曾经是一些禅师的栖息地。 颈联“荒碑字没莓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通过对荒碑、莓苔、古池和荷花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古老和静谧。荒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被莓苔深深覆盖,古池中的荷花飘香,颜色洁白。 尾联“客有经年别故林,落日啼猿情脉脉”,描述了诗人自身的情感。诗人长年离别故乡,在落日时分,听到猿的啼叫,心中充满了脉脉温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寺庙景色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的情感融入景色,使得整首诗更加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