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相和歌辞·善哉行》

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珰,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情感魅力的诗歌,描绘了美人的形象,音乐的天赋,以及诗人对她的深深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以“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开篇,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一个美丽清雅的佳人形象,让人眼前一亮。这种美,既包含了外在的婉约之美,也包含了内在的清雅之气质。 接着,诗人描述她“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进一步展现了佳人的音乐才华和优美的姿态。这里,诗人用“识曲别音”来赞扬她的音乐素养,用“令姿煌煌”来形容她的优美姿态,使得佳人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然后,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人捧琴登堂的画面,用“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来形容,既展现了美人的风姿,又让人想象出美妙的音乐飘荡在堂上的场景。 “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这里的萱草是古代以为能使人忘却烦恼的植物,诗人借此表达佳人的形象和音乐使他忘却了烦恼,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佳人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接着,诗人表达了他想赠送给佳人的礼物,“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珰”,以此来表达他对佳人的深深思念和爱慕之情。 最后,“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诗人以湘水的茫茫无边来表达他对佳人长久不见的思念和无奈,使得诗歌的情感达到高潮,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形象生动,是一首描绘美人形象和表达思念之情的佳作。
创作背景
唐僧贯休的《相和歌辞·善哉行》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思想有关。贯休是一位佛教禅师,他的诗歌作品常常表达佛教理念和修行体悟。《善哉行》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百态,传达了作者对佛法教义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 具体来说,贯休在《善哉行》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云水”、“莲花”、“无尘”等,来描绘一个清净、庄严的佛国世界。同时,他也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和烦恼,突显了佛教修行的重要性和价值。 综上所述,贯休的《相和歌辞·善哉行》是在佛教思想背景下创作的,旨在传达佛法教义和修行体悟。
诗词关键字: 萱草 清扬 君子
相关诗词
  • 1
    [唐]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蹄踪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 2
    [唐]
    空宫古廊殿,寒月照斜晖。
    卧听未央曲,满箱歌舞衣。
  • 3
    [唐]
    日映宫墙柳色寒,笙歌遥指碧云端。
    珠铅滴尽无心语,强把花枝冷笑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