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三峡堂》

初寻磴道踏雪烟,渐引茅瞻屋数椽。
江影动摇波面日,山光隐见峡中天。
放怀缸酒凭栏客,回首弦歌趁市船。
要与舟人同此乐,移花种竹满瞻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乐观豁达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初寻磴道踏雪烟,渐引茅瞻屋数椽。”描绘了诗人初次探寻山间石径,踏着雪烟前行的场景,逐渐引导他看到了茅屋数间的景象。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优美的山林之中。 颔联“江影动摇波面日,山光隐见峡中天。”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景色,江影摇曳,波光粼粼,阳光透过峡口照射进来,使山光若隐若现。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颈联“放怀缸酒凭栏客,回首弦歌趁市船。”描绘了诗人在栏杆前畅饮美酒,放怀自在的场景,同时又回首望着江上的船只,听着弦歌飘荡。这里通过对比静态的饮酒和动态的船只,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要与舟人同此乐,移花种竹满瞻前。”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舟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光和快乐,一同移植花草竹木,使眼前充满生机。这里通过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展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和豁达胸襟。
创作背景
《三峡堂》是宋朝诗人宋肇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三峡堂这个地方有关。三峡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长江三峡的一个景点。宋肇在游览三峡堂时,被这里的自然景色所震撼,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宋肇描绘了三峡堂的壮观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同时,他也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词书籍或咨询语文老师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放怀 花种 弦歌
相关诗词
  • 1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2
    [宋]
    北苑研膏,方圭圆璧,名动万里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香泉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揽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晓妆残。
  • 3
    [唐]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憨,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