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旅怀呈知己》
生涯万事有苍苍,应任流萍便越乡。 春水独行人渐远,故园归梦夜空长。 一声隔浦猿啼处,数滴惊心泪满裳。 不为知音皆鲍叔,信谁江上去茫茫。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联“生涯万事有苍苍,应任流萍便越乡”,诗人以“苍苍”形容生活的多彩和世事的无常,用“流萍”比喻自己像浮萍一样随风漂泊,顺其自然地离开了故乡。
颔联“春水独行人渐远,故园归梦夜空长”,通过“春水”和“独行”的形象,描绘了诗人远离故乡,独自行走的场景,而“故园归梦夜空长”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一声隔浦猿啼处,数滴惊心泪满裳”,通过猿啼声和泪水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悲伤之情。
尾联“不为知音皆鲍叔,信谁江上去茫茫”,诗人通过“知音”和“鲍叔”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的感慨,而“信谁江上去茫茫”则表现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文学功底。
|
创作背景
《春日旅怀呈知己》是唐朝诗人惟审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从诗歌标题《春日旅怀呈知己》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春天旅行时写下的,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其次,呈知己则表明这首诗是写给诗人的知己朋友的,因此诗中可能包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
具体到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人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同时,唐朝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前代文学的影响,继承了南北朝以来诗歌的传统,又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
综上所述,《春日旅怀呈知己》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诗人个人的旅行经历和友情思念。
相关诗词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